
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(王礼林):7月31日上午,福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了2019年上半年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。据悉,2019年上半年福州经济运行总体向好,上半年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3528.53亿元,比增(下同)8.5%,比全省高0.4个百分点,列全省九地市第2位;连续8个季度GDP增幅保持在8.0%-8.6%的区间,稳中有进;从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02.60亿元,增长3.6%,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.97亿元,增长8.3%,第三产业增加值1847.95亿元,增长9.2%。
从供给角度看,三次产业持续发展。农业生产基本稳定,上半年,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61.16亿元,增长3.6%,总量持续居全省首位;工业生产保持平稳,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6%,较1-5月提高0.1个百分点,与全省平均水;平持平,列全省设区市第3位;服务业快速增长,上半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.4%,增长9.2%,高于GDP 0.7个百分点。
从需求角度看,“三驾马车”平稳发力。消费市场增长平稳,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0.17亿元,增长11.3%,高于全省0.3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三;投资增幅出现回升,上半年,福州(不含平潭)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.2%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(7.0%)0.2个百分点;进出口贸易增长平稳,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.5%,比一季度回落3.1个百分点,上半年总体保持在20%以上的增幅。
从收入角度看,居民收支、企业信心增强。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,1-6月,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.1%;6月份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.6%,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“六涨二降”。居民收支稳步增长,上半年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3元,增长8.9%;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7元,增长8.1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8元,增长9.5%。就业形势总体良好,上半年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.52万人,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44%,比全省(3.68%)低1.24个百分点。市场活力不断增强,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(注册企业和个体户)69322家,增长11.8%。
尤值得一提的是,上半年福州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。
新兴产业加快成长。工业新兴产业稳步发展,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.6%、23.7%,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分别为9.2%、15.6%;新兴服务业支撑有力,1-5月,作为新兴服务业代表的商务服务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3.1%、16.5%,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贡献率达29.5%、12.8%;海洋产业规模壮大,福州港口吞吐量超过1亿吨,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深水外港的提升;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,2018年以来福州市持续推进“数字福州”建设,268家企业入驻东南大数据产业园,注册总资本达269亿元,2018年总产值达149亿元。
新兴业态加速孕育。网络消费日益成熟,2018年社零规模达4600多亿元,占全省三分之一,增速居全国省会第一名,全年电商交易额近2000亿元,移动支付普及率超95%;平台经济注入新动力,电商平台方面,依托京东(元洪)食品数字经济产业园、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、名成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等大型批发市场和专业园区,打造大型电商平台。
新商业模式不断融合。城市综合体不断发展,东街口智慧商圈叠加地铁经济上半年消费额达15.3亿元居全市各商圈首位,苏万宝商圈销售额达13.4亿、东二环泰禾商圈销售额达8亿;智慧商圈不断涌现,东街口商圈是福州市打造的首个智慧商圈,有200多个商家刷脸就能完成支付;连锁行业井喷式发展,7-Eleven、南京苏宁小店、杭州天猫小店等国内外著名品牌便利店企业在福州快速扩张,2019年6月全市连锁便利店已达1729家,增长率达30%以上,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