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骥”陈章武:踏遍青山人未老

   
 陈章武这匹“老马”退休后竟焕发人生第二春:在晚年,不但敢和“死神”较量,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两次文学长征(王礼林 摄)
 
      【人物名片】
      陈章武,笔名章武,1942年农历3月25日出生,因出生在闽江口外的白犬岛得乳名“白生”,祖籍莆田涵江江口镇岱岭村,中共党员。曾任福建省文联秘书长、书记处书记、副主席,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。现为福建省作协、文联顾问。
 
      1948年至1952年初小就读于福清新厝双屿小学;1952年至1954年在硋灶中心小学读高小;1954年至1960年在福清渔溪华侨中学读中学;1960年至1964年就读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;1964年大学毕业,前往漳州担任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写作教研组助教,期间到南安农村参加“社教”运动一年;1969年“二师院”解体,被下放到南靖县;1978年春,调到省文联,先后担任《福建文学》编辑、副主编,《台港文学选刊》副主编;1985年担任仙游县副县长;1987年调回福建省文联,担任秘书长;1989年升任省文联书记处书记;1995年担任省文联副主席;199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 
      【代表作品】
      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,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文学创作一级。著有散文集《海峡女神》《处女湖》《天游峰的扫路人》《仲夏夜之梦》《生命泉》《飞越太平洋》《一个人.九十九座山》《东方金蔷薇》《策杖走四方》《章武散文自选集》等。参与编写《作家笔下的福州》等。

      散文《阳台》获1989年《人民日报》燕舞散文征文二等奖;《武夷山人物画》和《北京的色彩》分获福建省第二、三届优秀文学奖;纪实文学《西海固乡音》获省新闻奖一等奖;2009年,《京口三山》荣获中国作协主办《长江颂》全国游记征文比赛一等奖。1983年《武夷山人物画》发表,其中易名为《武夷撑排人》和《天游峰上扫路人》的两节,分别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选人小学语文课本;1985年,《北京的色彩》入选全国高中和初中语文课本,并入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.散文杂文卷》;
 
 
 
 陈老爱马,他的书房”摆放着俄罗斯水晶马、马踏飞燕、唐三彩战马、《骥》字书法作品等各种“马制品”(王礼林 摄)
       “我登香山......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中,竟也有我在南方所想象不到的层次:金黄、橘红、曙红、猩红、赭石……北京城这彩色的秋林啊,终于使我明白: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,也并非只有一种黄、一种红……如果有人问:北京的色彩如何?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:大自然有的,北京都有!”
 
      1985年,陈章武的散文《北京的色彩》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入选全国中学语文教材。大家很快便知道了位于祖国东南沿海、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——福州,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。一晃20年过去,陈章武退休了,退休后“无官一身轻,有书万事足”的他,深居简出,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书房......虽然文学江湖觅不到他的踪影,但关于他的“传说”却一直回荡福建文坛。
 
      近日,记者有幸在其住所首次见到了陈章武。陈老爱马,他把书房取名“骥斋”,其间摆放着俄罗斯水晶马、马踏飞燕、唐三彩战马、《骥》字书法作品等各种“马制品”。他的脾气也跟马一样“倔”:一生只写散文,一个年龄段只写一种散文。
 
       通过聊天记者惊喜地发现,他这匹“老马”退休后“老骥伏枥,壮心不已”,通过这些年的“闭关修炼”,年过七旬的他竟焕发了人生第二春:在晚年,不但敢和“死神”较量,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两次文学长征,不但参与了《走进海西》大型纪实文学丛书的编写,还历时16年、爬完百来座山后写就《一个人.九十九座山》。
 
      “古希腊神话说,人生可分三个阶段:四条腿爬行的幼年阶段,两条腿直立行走的成年阶段,拄拐三条腿走路的老年阶段。但我十分荣幸,当前有了‘七条腿’走路的第四阶段。”谈及目前状态,陈章武调侃道:“今后还要进入坐轮椅的第五阶段,躺床上卧游天下的第六阶段。由于病痛,我比健康人拥有多了一倍的人生六个阶段,因此,我感到十分富有。”
 陈老喜欢马,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“骥斋”
      两赴文学长征退休后人生迎第二春  “策杖走四方”踏遍青山人未老
      2010年,68岁的陈章武终于完成了他从52岁就开始写作的一大选题:《一个人与九十九座山》。该书总字数近39万,广受好评。一朋友看完评价道:“山外有山,爬不完的,永远是人类的梦想。章武和山的对话,选择的是仰瞻、亲近、皈依乃至感恩的文化姿势。”
 
      谈起书名为何不叫《一个人.一百座山》时,陈老答道:“人生征途要爬山无数,而那象征最后一座山的‘第一百座山’正是我们自己。”当问及“征服了自己这座山没有?”陈老爽朗地笑答:“把此书出版,我算已征服了自己。”
 
      谁能想到?他的这些成就,都是在退休后完成的,而且还是靠拄拐完成的。
 
      2005年,陈章武退休了。但他并未闲着,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努力完成自己52岁时立下的志向:走遍全国各省市名山大川,并专门为山写一本书。至于为何要写这么一本书,是因为陈章武觉得,每座山都像一个人,都有自己的精气神,每座山都是一个小社会,有说不完的故事、看不完的风景。
 
      但是就在2007年,他被查出腰椎骨髓里有些多余的东西在压迫神经,造成下肢麻木、僵硬。就在同年,一个作家毕生渴望的机会也出现了: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协联合组织采风团,开始“走进海西”纪实文学丛书的采写工程,要求走遍全省所有县市,每个县出一本书。
 
    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刚开始陈章武彷徨了。但这两场“文学长征”让他都不想放弃。视文学为第二生命的他,最终还是鼓起勇气、拄拐报名。从此,一根拐杖,从65岁开始,伴随他先后走进28个县市。然而就在即将跨进70岁门槛时,他摔了一跤,无奈坐上了轮椅。谁知他嫌轮椅太舒服,没过百天便把轮椅封存,代之使用助步器,照样参加采风团。至今已行走了近60个县市。
 
      “我一直坚信:退休后的人生一样也可以迎来高潮。人生只要还在路上,路两旁的风景就会很精彩。”陈老边指着身旁60多册《走进海西》系列丛书边说道,一脸富足。
 
退休后,老伴为其买来电脑。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电脑,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完成“换笔”过程
      童年贫苦渔村生活让其首开“文眼”  16本苏联小说助其立下“作家志”
      他是海的儿子。要了解其生命的韧劲和文学的追求,就要走进他的成长史。他和文学结缘的故事,在其讲述下,娓娓道来。
 
      1942年,陈章武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。在他懂事时,父母来到福清双屿小学任教。双屿是个小渔村也是侨乡,因穷,多数人下南洋谋生。村民大多不识字,好不容易请来先生,除教书还得兼代笔功能。彼时父亲常代村中留守妇女向海外亲人写信。“她们常常边讲边哭,好像面对的是自家的丈夫。等她们哭完了,父亲就开始边研磨边打腹稿。词语要达意,要恳切,还不能太沉重。”陈老回忆到。
 
      父亲信写好,满意而去的村妇便会煮一碗满是鲜虾、海蛎的面报答,而母亲又常会把这些海味塞进小章武嘴里。那美味的海鲜面与底层人民艰苦的生活一起,深深地镌刻在他脑海里。他也第一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。
 
      上了小学,他的文学眼界便渐渐打开。小学里有两份印尼华侨寄来的华文报纸——《新报》《生活报》,他最爱看的是两报上的文学副刊。到了高小,陈章武这只在海边卷裤腿摸鱼抓蟹的“丑小鸭”,首次有了很清晰的“天鹅梦”:当一名作家。
 
      “忽有一天,庙里清风扑面,四壁生辉,一位刚从志愿军复员返乡的王老师,带来了16部苏联小说:《卓娅和舒拉的故事》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......”回忆起那一幕,陈老兴奋的像个孩子。
 
      其中有两本他最难忘:小说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、传记《奥斯特洛夫斯基》。两本书一对照,陈章武惊喜地发现:世上有种职业叫作家,作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有滋有味地写出来便是小说。
 
      “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时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。”陈老现场脱口而出背出了这段话。从那以后他立志,要像书中主人公保尔.柯擦金那样生活,要成为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的作家。他也由此开始迈出第一步,写日记。
 
      高考成福建文科状元写出“满分作文”  北大落榜成一生无法解开的心结
      陈章武心中一直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:对北大“有种既羡慕又怨恨的心情”,北大至今未去过,就算过校门也不入。这就不得不提他成为福建高考文科状元的事。
 
      上中学后,他不仅阅读大量文学作品,也看《新观察》《萌芽》《漫画》等刊物。他不满足,还订阅了《人民文学》《诗刊》等刊物。而正是在《人民文学》上,他被郭风《叶笛集》、蔡其矫《福州西湖》的文章吸引,一种叫“散文”的文体让其沉醉。
 
      书看多了手就痒。初三时,他在福清县报上发表了诗歌处女作。高二时,其小小说《王大伯进城》在福建文学刊物《热风》发表。不久,他的小小说《脸盆的故事》又上了广州的《羊城晚报》。在18岁高考前,他已有在公开刊物发表100多篇。厚积薄发后的文学创作热情,混着燥热的青春一起被点燃。其心中高耸的“文学火山”在他高考时得到彻底爆发。
 
      很快他便迎来了高考。“高考前我还在看泰戈尔的《新月集》和《飞鸟集》嘞。”回忆起50多年前的那一幕,陈老笑道,语气依旧不紧不慢,一种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自信洋溢脸上。
 
      一开卷,作文题目是《大跃进中的二三事》。他不禁暗自发笑:此文最近刚写过,准备投给《侨乡报》。他几乎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。高考过后没几天,他便接到喜讯:荣获全省文科“高考状元”,作文满分。然而一番等待后,他收到的竟是福建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。由于父辈背景问题,北大他没戏了。
 
      他一度委屈得嚎啕大哭,从此也有了个心结:工作后数十次去过北京,没有踏进过北大校门一次。父亲的回乡务农和自己的高分低录,使18岁的他牢记一个事实:世界没有绝对公平;要用双倍努力赢得别人认可。从此,低调做人、踏实做事,成了他贯穿始终的行为准则。
 
陈章武所著“八闽风采”纪实文学丛书之《策杖走四方》
      36岁正式步入文坛奋勇追逐作家梦    取笔名“章武”意在新时期“推陈出新”
      陈章武,永远也忘不了1978年春天。因为那年,他被调到福建省文联的《福建文艺》编辑部。36岁的他从那天起,正式踏入文坛。他的文学梦重新被点燃,他开始使用“章武”的笔名,以示在新时期“推陈出新。”
 
      此时的他,已有在南靖长达9年的基层生活,下放期间,他当过临时校长,当过“赤脚记者”,当过“编外秘书”,拥有难能可贵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。同时,思想解放的大潮风起云涌,伤痕文学、寻根文学、朦胧诗、意识流小说......大量文学作品井喷,而文艺青年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井喷。
 
      基层积累、省级平台,再加上正好赶上文艺界“第二个春天”,陈章武开始迎来自己事业“第一个春天”。从1980年开始,《福建文学》在全国率先开辟涉台文学专栏《台湾文学之窗》,即由陈章武和杨际岚负责,反响巨大。1984年,他参与筹办了《台港文学选刊》,该书由时任省委书记亲笔题写的发刊词,问世后像一阵清风,吹遍全国。
 
      也是在1984年,陈章武第一本散文集《海峡女神》出版,他正式圆了作家梦。为了书名,他费尽心思。在当年,“女神”没人敢用,生怕引发对美国“自由女神”的联想,被冠以“崇洋媚外”头衔。但陈章武用了。“当时我不喜欢沿用历代称谓如‘天妃’‘天后’,因为她们都隶属于男人,‘女神’就不一样,她更具有女性独立自由之精神。”他说。
 
      以此为突破口,陈章武的散文创作进入第一个活跃期。1991年,其第二本散文集《处女湖》出版。1983年到1985年,他的《北京的色彩》《武夷山人物画》《高山矮林》等散文开始受到多方面的注目,如《北京的色彩》,不但好评如潮,还入选全国语文教材。
 
      时光如水。 当谈及为何退休了仍如此拼命时,陈章武坦言:拄拐十年来,越发觉得生命可贵,时间紧迫。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两条准则:可做可不做的事,不做;非做不可的事,尽可能提前完成。也因此,他常“吝啬”得闭门谢客。但他又异常“大方”,不但关注全省文学创作,为新人新作作序,还关注福州闽都文化的发展,陆续写了《家住黄巷十八年》、《从梅溪口到太平洋》等近20篇文章。
 
      谈及未来,陈老笑而不语。只是写了一句罗马尼亚诗人的诗句共勉:“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,我也要种好今天的苹果。”
 
 
      【各方评说】
      郭风(原福建省文联秘书长、副主席,省作协主席,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)在对《北京的色彩》一文评论中说道:
      这是一篇真正的散文,它具有散文的特殊的气质,它的“艺术魅力”,在于通过历史背景,作家的洞察力,发现了北京的色彩,又从色彩中发现世界:在那个受挫折的、荒唐的、乃至使世界迷失色彩的时间消失之后,我们的世界又回到生机蓬勃的、繁富多彩的、顺应天理和人情的日月中来,这是充满奋发和进取的精神力量。
 
      何为(著名作家,原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)在为陈章武《海峡女神》作序时写道:
      一方面肯定“章武是个不倦的生活探索者,本书是可喜的起点。书中的许多画面洋溢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,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。”另一方面指出“他的散文热情有余,精深不足。还留有一些新闻笔调的痕迹。”
 
      宋志坚(杂文家)对陈章武三篇散文《尴尬》《主考官》《会海冲浪》评论道:
      在这组手记中,我读到了农村教育界希望渗透着辛酸和辛酸哺育着的希望,也读到了这位分管教育的挂职副县长与希望和辛酸一起跳动的心。
 
      石华鹏(作家)以《一轴万千风情的文坛艺苑人物画》为题,对陈章武散文集《东方金蔷薇》评价道:
      这是一本有些“独特”的书:45篇散文,篇篇写人,而且写得都是文坛艺苑里的“大人物”......一一读下来,让人产生些许“后现代”意味的错觉,让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肤色不同气质不同装束的诗人、作家,在作者用此书搭建的这个宽阔的舞台上同时登台亮相,可谓蹊径独辟,万千风情......是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对话。有了对人物的“敬畏之心”和“感恩之情”,再加上彼此之间有了“心灵碰撞”,当这些文字在书页里呈现时,一切都显得那么高蹈而亲切。
 
      杨健民(现任《东南学术》杂志社社长、总编辑)在《章武读山》中对陈章武《一个人与九十九座山》评价道:
      山外有山,爬不完的,永远是人类的梦想。章武和山的对话,选择的是仰瞻、亲近、皈依乃至感恩的文化姿势。通读一遍,觉得充满诗情画意,还蕴含哲思,文字也优美,看得兴高采烈,犹如也随之而漫游也。
相关推荐
新闻聚焦
猜你喜欢
热门推荐
  • “咱厝人”陈玉峰:“百画”归来成“一

      陈玉峰在书房作画(王礼林 摄) 【人物名片】 陈玉峰,笔名陈一峰,男,汉,1943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东园镇后港村,著......

    03-0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“榕的子孙”吴华光:真情流露绘“华光

      福州新闻网 记者 王礼林 文/图 【人物名片】 吴华光,原名吴萍,汉族,1946年10月19日出生于台北,祖籍福州。中国美协会员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沈亮:“兔”嗅蔷薇一水间 “猛虎”踏河

      福州新闻网 王礼林 文/图 【人物名片】 沈亮,男,汉族,字詠志,号一智,斋号水涧楼,籍贯福州鼓楼,1939年5月19日出生于......

    10-30    来源: 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陈志武:凸鹰有梦博艺空 余生无悔画名堂

      福州新闻网 记者 王礼林 文/图 【人物名片】 陈志武,男, 1953年新历7月17日出生,籍贯福州仓山,原名陈余生,斋号嘉名堂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“老骥”陈章武:踏遍青山人未老

      陈章武这匹老马退休后竟焕发人生第二春:在晚年,不但敢和死神较量,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两次文学长征(王礼林摄) 【......

    01-12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川:于无声处竟开颜

      编者按:【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,千端经纬首推修己治人。不管是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的文艺探寻,还是发乎情,止......

    11-11    来源:国际在线福建频道

    分享
  • “守艺人”孙曼亭:慢漆坊里声声慢

      福州新闻网 王礼林 文/图 【人物名片】 孙曼亭,女,汉族,祖籍安徽桐城,1952年4月6日出生于安微省巢湖市(原巢县)。福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长乐山翁陈冷月:常有诗书振腹 谁言冷月

      陈冷月肖像(王礼林 摄) 【人物名片】 陈冷月,男,汉族,1938年农历七月初十出生于长乐芹山村,原名仁岳,号香江游子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“八闽好汉”陈章汉:文章翰墨书经纬

      陈章汉在介绍自己的作品(王礼林 摄) 【人物名片】 陈章汉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福建省作家协会副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  • “兰息斋主”张大钧:从艺术中找寻生活

      张大钧肖像(王礼林摄) 福州新闻网 记者 王礼林 文/图 【人物名片】 张大钧,男,别名张禹,号兰息斋主,1943年4月25日出......

    10-29    来源: 福州新闻网

    分享
返回列表